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大宋悍臣> 第241章 你已经是寡妇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章 你已经是寡妇了(1 / 2)

第241章你已经是寡妇了

范仲淹问宋煊这一趟出门的感受。

宋煊想了想,这才回复道:

“一个多月前,我从宋城踏上旅途,开始了第一次西进游学的路程。”

“我所到之处,百姓竭诚欢迎,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当真是犹在眼前!”

范仲淹听着宋煊如此话语,眉头微挑。

他在说什么话

听起来觉得有些不对劲呢。

晏殊瞥了宋煊一眼,在洛阳城受到如此多的人追捧。

听这意思他说挺怀念的,为何还如此早的回来

想不通宋煊在得意个什么。

“呦呵。”

作为宋煊的老师王洙哼笑一声:

“听你这话里的意思,尾巴都翘起来了”

“哪有。”

宋煊哼笑一声:

“其实我就是在路上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增长了见闻。”

“还为咱们应天书院拉来了一些种子学子,将来必定能在科举场上大放光彩。”

“哈哈哈。”

范仲淹听了宋煊的话,很湿高兴。

此番出去游历不单单为了宋煊自己个,若是能间接的宣传书院,那也是极好的。

唯有如此,将来才会有更多的学子懂得应天书院的校训,能过为大宋百姓做更多的实事。

“当真”

晏殊却是追问了一句,毕竟那些优秀的学子都是有不少人资助的。

应天书院的待遇也挺一般的。

“哎,晏知府稍安勿躁,我一会便让他们进来,请诸位夫子当众考校,不说是状元之选,那也是能考中进士的。”

“哈哈哈。”

对于宋煊如此评价的人,范仲淹更是想要见识一二。

“你自己个还能不能中我大宋状元呢,还放在这里说什么他人能中状元,越来越膨胀了。”

王洙赶紧敲打一句。

免得宋煊出去游玩一番,看不上西京的学子,从而有了骄傲自大的心思。

如今洛阳的教学水平已然是垂垂老矣,快要被其余地方的学校给拍马赶上。

宋煊等人前往洛阳也是为了增长见闻,至于学习还真不是重点了。

东京城过于繁华,诱惑太多。

待到快要春闱的时候,他们再去,很少会有人头脑不好使,去那里一掷千金,被温柔乡所消磨了志气。

唯有考试过后,考上的学子会有狂欢,同样没考上的人也有狂欢。

“夫子的教诲,我一直都记在心里。”

宋煊并没有因为王洙年轻,就轻视他。

反倒王洙当真是掰开了揉碎了,给他们每个人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功课。

整个应天书院的学子,生源最好的甲班以及他这个精力最为旺盛的“班主任”,是通过发解试最多的班级。

王洙将来若是不想在应天书院,也不想去地方上任职,被提拔到国子监任职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嗯。”

王洙也觉得自己能教宋煊的,已经全都教给他了。

剩下的就是靠他自己的悟性去总结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答题逻辑。

如此方能在科举场上大杀四方。

谁不盼望着自己教出的学生中状元啊

在大宋,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为官后,便是要比其余途径进入官场的高贵不少,提拔也会更快。

你若是考中状元,那更是直接进入重点提拔名单的。

“行了,把人带过来让我等瞧瞧,正好都在这里。”

晏殊倒是想要看看宋煊的眼光如何。

尤其是在识人这块,还是要替他把关。

宋煊倒是也不废话,起身出去了一会,便把鱼周询与王拱寿二人带进大厅。

范仲淹对二人都现场考校了一番。

王拱寿纵然是年纪小,越发紧张,但回答问题的条理是清晰的。

就是没有什么老师指点,光是如此便能有如此知识储备,可见平日里是下了苦功夫的。

范仲淹又询问了一下二人的家事,听闻皆是出身极为艰苦,靠着自己刻苦学习才能有今日。

“王拱寿,今年的入院考试时间虽然过去了,依照惯例有路远学子的单独考试,你若是通过考核便能顺利入院就读。”

听了院长的话,王拱寿大喜,连忙说愿意参加这个单独的考试。

至于鱼周询因为在太室书院读书,转学的事也不好操作,若是愿意的话,可以与游学的方式在应天书院学习。

住宿与吃饭的事,不用担忧。

鱼周询也大喜过望,连忙道谢。

范仲淹对于宋煊带来的两个学子之事也是极为高兴的。

毕竟他出去后还在时刻惦记着书院。

“行了,十二,你带着他们二人在书院溜达溜达,熟悉环境,若是没有什么事,你三天后便继续来上课吧。”

“好。”

宋煊当即应下,带着二人出去转校园。

“倒是个好苗子。”

张师德摸着白的胡须赞叹来一句。

晏殊也是极为赞同。

看样子宋煊虽然没有在科举一道上,向天下证明自己,但宋煊的眼光还是极为不错的。

此二子一瞧便是刻苦学习之人,让他们进入书院学习,想必也会犹如两条外来的鱼一般,激起书院学子们的好胜心。

科举考试,谁敢保证自己在每一次考试当中,都能名列前茅

要是真的那般容易,从古至今连中三元的学子也不会那么的少。

“十二郎当真少沉稳见涨了。”

范仲淹也忍不住夸赞一句。

众人纷纷应和,却是如此。

方才一直在宋煊面前扮演严师的王洙听到院长对自己学生的夸赞,他也是眉眼带笑。

要不是装做严师的模样,他这个年轻的夫子,还真镇不住这帮人。

“十二哥儿,你回来了”

上一次的解元韩琦早就去游学过,此时见宋煊带着两个新面孔有些疑惑。

“嗯,才回来。”

宋煊给他们相互介绍,当作引荐。

韩琦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平日里本就沉默寡言。

宋煊倒是与韩琦说了他在洛阳城的见闻。

“十二哥儿,为何不说自己转瞬之间就做了三首百年难得一遇的诗词之事啊”

鱼周询倒是没料到,眼前这个沉默寡言之人,也是个解元。

当真说人不可貌相。

“没什么意思。”

听了他们二人之间的对话,韩琦也只是笑笑,他相信等那批同窗回来之后,便会大肆宣扬。

与其此时听一遍,不如到时候等他们说的时候听呢。

要不然脸上流露不出来那种神情了。

鱼周询见宋煊没有要说的意思,他也不好再说。

毕竟这位也是解元,可以说是宋煊省元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对了,十二哥儿,我姐夫托人给我带来了历届省试的考题,你拿去印刷一二。”

韩琦想起了正事,因为他知道宋煊就是靠着刷题,来提高青龙互助学习小组组员成绩的。

就算历届省试不会出什么相同类型的题,主考官也不相同,但出题的模式大多都是相同的,逃不出那几本参考书。

“你姐夫”

“对。”

韩琦对他姐夫高志宁做了个介绍,洛阳人,自幼博闻强识。

如今在沧州当知州,拜托同窗帮他这个弟弟做点事。

“好,我定然不会辜负咱姐夫的苦心,回头多复印一二。”

宋煊没料到韩琦姐夫还能搞到这种玩意。

无论是省试还是殿试,许多考题都是不会在市面上流传的。

故而“做历届真题”这种操作,还是不够多的。

倒是有心人会做这份买卖,让那些心怀侥幸的,万一出题出重复了,也说不准呐。

主考官可不说永远不变,免得被那些机敏的学子,按照主考官的性格猜出来,他要出什么样的题。

这种神人从来都不会缺。

故而许多学子都会对往届考题内容十分感兴趣。

毕竟看到了就是赚到。

鱼周询倒是没有料到,他们解元之间,作为省元的有力竞争者,关系会如此融洽。

他在太室书院见识过解元,谁都不服气谁的。

其实能有什么大矛盾吗

没有!

只不过你谁解元,我也是解元。

双方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但每一届省元的名额只有一个,许多人都没有那么多三年可以去豪赌一个省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