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事情不知与黑莲教是否有关”齐宁问道。
大苗王一怔,诧异道:“爵爷如何知道”但话一出口,便知道自己失言,这句话就等若承认当年那件意外之事确实与黑莲教有干系,想要收回已经来不及。
齐宁眼角微跳,道:“原来果真与黑莲教有干系。”
齐宁提及黑莲教,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他也是深思熟虑才有此一问。
齐宁见过苗家大巫的真容,苗家大巫自然是美貌出众,气质脱俗,只是齐宁第一眼见到大巫的时候,立时便想到了唐诺。
唐诺的样貌与大巫竟是十分的相似,只不过大巫气质出尘脱俗,而唐诺冷修清雅,但脸型轮廓甚至是五官却十分酷似,那时候齐宁就觉得大为奇怪,依稀感觉唐诺与苗家大巫必定有某种关系。
只是齐宁却也能够看出来,大巫虽然年纪不小,但眉锁腿直,明显还是个处子之身,唐诺自然不可能是大巫所生,当时齐宁只是奇怪,心想这天下间有人相貌酷似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毕竟自己能够成为锦衣世子,便是与那锦衣世子相貌酷似,这才以假乱真。
但今日听得大巫尚有一个姐姐,心思便活络起来,想到当初的事情,暗想难不成唐诺竟然与那位如烟有关系
唐诺与小妖女阿瑙是亲姐妹,二人与黑莲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以齐宁暗想那如烟前辈是否也与黑莲教有关系他不敢确定,只是怀疑,但是随口一试探,大苗王猝不及防,脱口而出,齐宁顿时心下微惊,暗想看来如烟果真与黑莲教有关系,如此说来,唐诺和阿瑙与如烟定然也有某种联系。
他没有任何证据,自然不能肯定如烟一定会是唐诺的母亲,但心中却已经有了这样的怀疑。
按照大巫的说法,这苗家大巫的位置本来是由如烟继承,但如烟却出了些事情,所以才会另择人选,现在可以确定,如烟所出的事情,当然与黑莲教有关系。
大巫继承人,为何与黑莲教有牵扯
黑莲教虽然以苗家人为主,是苗家人创建的江湖宗派,但苗家七十二洞对于黑莲教的存在却并不以为意,甚至并不将黑莲教当做自己人。
按理来说,黑莲教主是五大宗师之一,苗家人中出了一位大宗师,苗人该以为傲,但苗家人对这位大宗师和黑莲教却是十分疏离,也许是因为大巫的存在,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以大巫为信仰的苗家人并不去接受一位大宗师,而且对黑莲教心存排斥。
既是如此,如果唐诺真的是如烟的后人,为何唐诺和阿瑙却身在黑莲教,与黑莲教的关系那般亲密难不成如烟当初就是因为与黑莲教走得太近,所以才会被苗家人除名,剥夺了大巫的继承权
齐宁心中纳闷,这时候外面忽然传来鸡鸣之声,大苗王起身道:“爵爷,昨晚发生那等事情,我责任重大,天亮之后,我要亲自前去面见大巫,向她请罪,所以不能多陪你。你一路辛苦,可以在寨子里歇一歇,养足了精神等我回来之后,咱们再继续喝。”
齐宁知道大苗王不愿意以如烟为话题继续谈下去,也起身来,道:“大苗王,这次擅自闯进苗家禁地,我再次向你道歉。皇上差遣我来西川,手头上还有许多事情未办,在这里也不能久留,等抽出时间,再来陪大苗王痛饮。”拱手道:“这次咱们就此别过,来日再叙”
大苗王想了一下,点头道:“既然如此,也不耽搁爵爷的公干,我要去见大巫,不能亲自送爵爷出山,还请爵爷包涵。”出了门,叫道:“拉祜”
楼下立刻有人应声,大苗王吩咐道:“你带几个人,护送爵爷出山,务必要保证爵爷的安全。”
拉祜答应一声,齐宁已经出来,向大苗王丹都骨再次拱手,抬眼遥望,黎明初现,整座溪山沐浴在清晨的光芒之中,山峦起伏,瑰丽壮观,惊心动魄的一夜,随着晨曦光芒的来临而变成了过去。
第一一六五章挥师北上
拉祜带了几个人,领着齐宁等人走出了山,临走之前,齐宁则是让大苗王安排人将两名遇难护卫的遗体送往刺史府,这两名护卫战死在西川,齐宁自然是要将他们的遗体送回家乡厚葬。
齐峰和另外两名护卫受的伤并不危及性命,只是其中一人腿上受伤,不好骑马,齐宁让拉祜在苍溪找了马车,让护卫乘坐马车前往成都。
苍溪苗寨距离成都颇有一段距离,蜀道难,马车走起来也要三四天的时间,齐宁自然不会将时间耽搁在路上,安排另外一名护卫随同照顾,自己则是和齐峰骑马先行返回成都。
向百影落在地藏手中,齐宁自然希望能早日将其从地藏手中解救出来,但地藏委实狡猾,至今为止地藏到底是何人齐宁都不能确定,置若他的藏身之处,那更是天大谜题。
只不过齐宁却也知道,地藏在日月峰的计划失败,却也因此而保证地藏不会对向百影下手,有向百影在手中,自然另有价值,而向百影的价值无非是在丐帮。
日月峰的失利,让地藏花在苗家七十二洞身上的心血付诸东流,有大巫和大苗王坐镇,地藏再想挑拨起苗家七十二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齐宁断定地藏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将目标再次放到丐帮身上,他倒不必费尽心思去找地藏,心知自己只要盯住丐帮,地藏的踪迹迟早还会显露出来。
只是丐帮经过了襄阳古隆中一事,对意图谋夺丐帮之权的外敌也是心存忌惮,而且丐帮有南北之分,更有四方二十八分舵,凭心而论,其凝聚力绝无苗家七十二洞那般强,即使地藏抬出向百影,想要让丐帮二十八分舵悉数听命,那却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更何况自己眼下还身兼着丐帮代帮主之职,丐帮真要有什么大动作,少不得有人会密报自己,到时候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但朝廷的大计却是不能耽搁。
楚军北上,目标并非直指洛阳,对北汉采取的是缓而图之的策略。
金刀候澹台煌在过世之前,已经将当今态势奏明了小皇帝,北汉虽然处在内乱之中,但楚国却也并非处在鼎盛时期,而且小皇帝除掉了镇国公司马岚,虽然没有给楚国带来太大的动荡,但不可否认却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楚国的势力,此种情势下,楚国想要一口吞下北汉实在是太过困难,是以澹台煌临终遗策便是要逐步削弱汉国的实力,并不急于一口吞下汉国,而是先趁北国内乱之时吞食周边疆域,拿下东齐甚至是西北,在地理上对汉国形成围困之势。
如果这项军事策略顺利达成,那么即使此番无法吞下汉国,但对汉国的优势却已经形成,自此之后南北对峙的僵持局面便会迅速改变,楚国将对汉国拥有着军事上的绝对主动权。
齐宁估摸着楚军应该已经开始北上,只要楚国出兵,屯守在潼关的北堂风必然会急不可待地直扑向洛阳,如此一来,西北空虚,正是自己迅速偷袭的大好良机,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绝不能有任何的耽搁,揪出地藏固然重要,但是拿下西北夺取咸阳却更关乎到楚国的国策。
一路上快马飞驰,不过两日,便抵达成都,进城之后,齐宁径自到了刺史府,韦书同急忙来见,见过礼后,韦书同道:“姚思远派人送来急报,爵爷抓到了几名凶手,交给黑岩洞惩处,这真是大快人心,爵爷出手,非同凡响。”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