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含着笑,根本不理这茬:
“两包阿斯玛,换不换”
鲁帆云犹犹豫豫:
“最多两包大前门”
“你看你看,哈哈,大家快来看。我就一句话,老鲁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棋友们再次发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
鲁帆云不好意思的搔搔头:
“没天理啊,我都到京城和申市进修过,怎么就制不住老王这个土匪呢”
李小强笑着帮忙转移话题:
“鲁叔,这次比赛是什么情况”
鲁帆云松一口气,简单的说了说比赛的情况: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老方已经过市里帮忙去了。过几天我们一起过去再说吧。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团体第2一定要确保,绝对不能让浔阳和瓷都爬到头上拉屎拉尿。”
虔城市在赣源的最南边,其他两个在赣源的北边。省城老大的地位当然谁都不能撼动。其他地市嘛总是要别别苗头的,在什么领域都是要争一争的,围棋比赛也不例外。
说到和其他地市竞争的问题大家果然来了兴趣。也没有空去取笑鲁帆云了。
老谢大声“教育”两位参赛选手,半开玩笑半认真:
“我说你们两个,对上洪城也就算了,对上其他队你们要是敢不争气。那就那就反正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老王毫不在意,继续揪住鲁帆云不放:
“嘿嘿,我倒是无所谓,不过老鲁那是一定要抓紧。这次肯定是老鲁最后一次代表市里比赛咯。下次啊,别说市里,就是县代表的资格都不一定有。就他那个样子棋,小陈分分钟就搞定他。嗯,老鲁想拿冠军也不是不可以,反正他是教育局长。他可以去参加学生比赛嘛。啧啧,那也难说,再过一年,说不定人家大宝就随便切他,是吧大宝”
大家一起转头看向陈勇强和赵大宝。陈勇强就是老王嘴里的小陈。他的围棋水平进步飞快,已经可以威胁鲁帆云他们一下了。陈勇强不好意思的笑笑:
“哪里,哪里。”
一旁的赵大宝却大呼小叫:
“乱说,王叔叔你乱说,你看不起人。”
鲁帆云再次大喜,觉得自己这个教育局长没有白干。今天晚上就两孩子在帮自己说话。连忙用上自以为最亲切的语气:
“是是,大宝,帮鲁叔叔说说,快告诉他,他是怎么乱说的。”
赵大宝目光清澈,童言无忌:
“王叔叔就是乱说,我和鲁叔叔下哪需要一年呀。一,一个学期,我就可以和鲁叔叔平下。”
“哈哈哈”。
工人俱乐部爆发出当天晚上最大的笑声。
第111章回忆
李小强再次来到虔城。
一年多来,家里人对李小强经常出门在外已经习惯多了。连国都出过,虔城那还算出门吗。
和去年一样,赵大宝又闹着要来。这次的阻力就小多了,不过赵大宝有没有私下和他妈妈再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就不知道了。
虔城组两个队,8个正式队员。参赛人员还是虔城人居多。当然这次冶金机械厂没有单独组队,冶金厂的几位高手自然而然代表虔城参赛。为了慎重一点,市棋协也把下面各个县市有潜力的棋友召集在一块。比如李小强就见到去年比赛第10名的上封曾德龙。
虔城市自己怎么分组也还没有最后确定。老棋王钱剑民发扬民主,赛前把10多位全市围棋精英召集在一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起来。李小强也被拖来参加这个讨论会。
李小强当然没有什么自己的主张。不过因为自己的“出身”,和业余棋手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很愿意和大家凑在一块,听大家聊天。
在前世,李小强和虔城的业余围棋界并不熟。也没有参加过虔城市的围棋比赛。第一次比赛是高二的县比赛,高三是肯定没空的。然后上大学,参加工作。都是在外地。和虔城围棋界没有什么接触。
不过有几个棋友李小强还是认识的,不仅认识,有的还印象比较深刻。比如上次比赛虔城代表队的第3台,青年棋手刘建国。
在前世,李小强由于工作性质,出差的机会很多。在没有网络以前,李小强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去寻访下棋的场所。总体上不容易找到。不过虔城的下棋场所还是找到了的。
在90年代中后期,李小强很多亲戚朋友都在虔城。他到虔城的机会和时间也比较多。那个年代,虔城有一个相当不错的下棋场所。场所挂的是市棋类协会的牌子,平时日常经营者是赣源省的一位老象棋冠军。
李小强第1次跑到那个地方。第一印象就是“大”“非常大”。那个地方还是在虔城市的老商业中心,一个酒店的顶层4楼。面积足有300平米以上。摆50张棋桌都没问题。那里平时也很热闹。当然,和很多棋所一样,在里面打牌的居多。
不过那个地方好像没有麻将牌,都玩纸牌。总体上5到6成的人玩纸牌,3到4成的人下围棋。还有1成左右的人下象棋。国际象棋听说也有,不过李小强在那没有见人下过。
那个地方平时对外经营,有什么比赛市棋协也放在那个地方。具体情况李小强不太清楚,不过估计那里有点半官办的性质。到那里面好像很便宜。进去后,那位老象棋冠军就帮你泡一杯茶,2块钱可以呆一天。
那位老象棋冠军为人热情,到了那就会帮你张罗对手。特别是下围棋的,新来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对手。他会亲自上场试一试,他围棋业余初段水平。眼光却相当准,往往能帮你安排合适的对手。有趣的是下围棋可以,你找他下象棋他一般是肯定不亲自出手的。这大概也是高手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