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宝嘴里嘟嘟囔囔,偷看李小强一眼。大宝还在为好朋友没有被老师定为班长打抱不平。李小强微微一笑,小时候女孩子的发育期一般要比男孩早一点,加上由于两人的妈妈推崇早期教育,两人都比正常的入学年龄提早了1年半,所以两人的年龄在班上是最小的。
虽然升学考试的成绩一个第1,一个第3。再加上李小强沉默寡言。所以没有被老师选为班长。本来老师想让李小强当学习委员的,却被李小强无比坚决的拒绝。结果学习委员的帽子落在赵大宝头上。李小强呢,白丁一个,连小组长都没当。单纯的赵大宝只是有点不好意思,也有点迷惑。不知道好朋友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就说你这几天怪怪的。”
大宝还在继续唠叨,看到好朋友不说话,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两人默默的往家里走去。
“收废品咯废报纸废书废杂志。”刚出校门,李小强就听到一声熟悉的吆喝声。李小强嘴角挂起一丝微笑。他和大宝小时候没少拿两家甚至父母两单位的废报纸废杂志去卖钱换冰棒吃。
“杨爷爷好”
两孩子礼貌的和收废品的老头打着招呼。
“两个淘气鬼都是中学生了以后可不能再淘气了”。
老杨头笑眯眯的回应着。老杨头推着这个年代常见的大板车,大概是今天新学期开学,所以板车推到了学校门口。
“我才不淘气呢,我现在是学习委员”
赵大宝蹦蹦跳跳的说着。
李小强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看着老杨头点点头。
“杨爷爷,下个月我把我爸和我干爸那里的报纸给你拿来”
赵大宝兴冲冲的拉着李小强来到大板车前。赵大宝嘴里的干爸就是李小强的父亲李威。同样,李小强也叫赵铁柱叫干爸。
“学生要认真学习,那么礼拜天捆好,我来收就是。”
一老一少谈好“生意”,“我们要回家了,再见杨爷爷。”
“走啊,小强,你在做什么”赵大宝拉了旁边的小伙伴一下,一下没有拉动。
赵大宝疑惑的看了小伙伴一眼,顺着李小强的眼光向大板车上看去
是的,李小强现在完全被板车上的一本破书吸引。正确的说,是被书上五个古色古香的字吸引,这五个字是:
手批十八局
第3章手批十八局
李小强在前世的时候,下棋喜欢去一成网。因为一成网经常有很多中韩年轻职业高手出没。而泡围棋论坛,则喜欢去汤姆网的棋圣道场。那里有一帮素质和水平很高的水军。虽然李小强泡坛子也一般是只潜水不冒泡,但是不妨碍其在里面泡得津津有味。李小强认为泡在那比看点娘的小白文有意思多了。
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论坛,围棋论坛有所谓旺季,淡季之分。每当有重大国际比赛,论坛就到了旺季,开赛前,是各类预测贴,加油鼓力贴。这个时候,各路技术流,预测帝,数据流,纷纷出马,从各个角度发表对比赛的预测和展望。比赛进行时,论坛就到了高峰,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盖楼”。所谓“盖楼”,就是由某位论坛名人开一个看比赛的直播贴,比回复贴的多少,回复1个就称一层楼。基本上楼层的高低可以代表参赛棋手的人气。像古大力和李石头的比赛,轻轻松松可以突破1000层。比赛结束后又是一番热闹,赢了是极尽肉麻的赞美,输了是各类千奇百怪的讽刺。不一而足
论坛还有很多争议性的话题,在围棋论坛,最有代表性的话题,也是最有影响,参加人数最多,也是永远也不可能有结果的争议,就是著名的古今之争。
中国古代围棋有三个高峰,就是清初的黄龙士,范西屏和施襄夏。日本古代也有三个高峰,就是前圣道策,中圣丈和,后圣秀策。所谓古今之争,就是说古代棋手和现代棋手哪边更厉害。发展到后来,又特指中国古代棋手和现代职业棋手谁厉害。本来对这类“关公战秦琼”的比法是不可能有结果的。那会李小强经常抱着打酱油的心态,看着双方论战。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李小强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挺古派和贬古派的你来我往,也随着李小强的水平慢慢提高。李小强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前世李小强刚学棋时,正处在日本围棋如日中天的时候。当然现在看来是最后的余晖那时的环境是技术上全面学习日本。把日本的围棋理论奉为真理。解放初一位日本老太太能横扫中国旧式棋手深深刺激了中国人,也让当时我们认为日本围棋理论更先进。相应的,中国古棋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虽然其中有中国的一代国手陈超越,和日本一代围棋大师“昭和之棋圣”吴清源挺古。特别是吴清源明确指出“黄龙士有名人之技”。所谓“名人”,在日本棋坛,指的是日本棋坛第一人,这个第一人还不是随随便便说的第一人。要能称“名人”,必须能把第二名甩开很远,才能称“名人”。如果有两个人水平差不多,那么对不起,不好意思了,“名人”就空缺。这在日本棋坛是有先例的。吴清源大师说的名人就是这个意思。和现代每年产生一个的“名人”是两码事。虽然也有名家高手挺古,但是当时的环境,大多数人宁愿相信那是吴大师的客套之词。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流出现,日本理论先进论动摇。但是动摇得不明显,那是因为韩国的一代宗师李石佛也是脱胎于日本理论。李石佛以日本理论为基,吸收很多韩国流的特长,不断创新,发展。终于形成自己的独特棋风。成为一代宗师。可以说日本围棋理论的最后一个高峰是李石佛。这是李小强自己的理解,肯定有很多汽油不这样认为有趣的是近代日本围棋理论,起于中国的吴清源,终于韩国的李石佛。真正的日本人,都只能在里面打酱油。到了21世纪,日本围棋理论终于真正崩塌了。
有趣的是,推翻日本围棋理论的第一个推手,居然是一个不能称为顶尖高手的年轻人。当李石佛如日中天的时候,各路高手发动轮番冲击,韩国的曹燕子,中国的马小飞,常韧圣。无论是曹燕子的柔风快枪,马小飞的妖刀,还是常韧圣的厚重。都无法动摇李石佛半分。这时,一个刺客般的青年棋手出现了。那就是韩国棋手崔毒。其年崔毒棋艺还未大成,却在韩国的两个番棋赛上连赢李石佛两次,世人震惊。崔毒刺出了第一道缝隙。很快围棋界一种全新理论出现,一种完全不同于日本围棋理论的新围棋下法出现。新理论重全局,重棋子接触,重战斗。其代表人物就是中国的古大力和韩国的李石头,有趣的是两人内功心法一样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