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阿彩的天空> 第875章 下山小道姑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5章 下山小道姑17(2 / 2)

阿大在旁低呼,袖口的小姐给的铜铃铛随着他的动作轻响,“小姐去年在桃林酿的酒,果然攒了春燕的精魄。”

话音未落,小顺忽然踉跄起身,原本有些跛脚的右腿竟稳稳当当,他试着原地跳了两下,木楼板被踩得吱呀作响:“我、我觉得能追上城墙上的鸽子!”

满座皆惊,商人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落了几颗,他盯着阿彩腰间晃动的玉坠,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城西码头看见的景象——几个货船伙计正对着翻倒的酒坛叹气,说是昨夜江面突生怪风,将整船货物掀得七零八落。

此刻再看阿彩指尖无意识划过酒坛的动作,竟与码头上老船工祭江时的手势有几分相似。

“客官的靴子怕是要晾一晾了。”

阿彩忽然从袖中取出个绣着水波纹的锦囊,轻轻抛给商人,“明日若去码头,记得让货箱离船舷三尺。”

见商人面露疑惑,她又补了句:“昨夜青鸾镜映出,江底的老龙王最近贪喝桂花酿,总爱用尾巴扫过往船只呢。”

堂中众人哄笑,唯有商人捏着锦囊的手紧了紧。

他忽然注意到阿彩道袍领口处露出半截红绳,绳上系着的正是虚明观弟子独有的“听风铃”——那是用观前古松的松脂混合晨露浇筑而成,遇水会发出类似潮声的轻响。

灶间传来铁锅爆炒的脆响,店小二端着刚出锅的葱油饼穿过大堂,热气熏得烛火晃了晃。

阿彩趁机往小顺碗里又添了勺酒,荧光在酒液中凝成细如发丝的银线,渐渐聚成一只振翅的燕形——这是她偷偷将观里“风伯箓”的残页咒文融入酒曲的成果,寻常人喝了只会觉得酒香清冽,唯有体质契合者能激发短暂的风属性能量。

“阿大,把剩下的酒收起来。”阿彩忽然低声吩咐,目光扫过商人渐渐收起的图纸,“明日若有暴雨,记得提醒客栈老板把二楼的窗棂用铁链拴牢。”

她说着站起身,道袍下摆掠过木凳时,凳角的雕花忽然闪过微光——那是方才用“土木咒”留下的警示印记,若有水势逼近,便会化作蓝色水纹流动。

商人望着阿彩走向楼梯的背影,忽然发现她每步落下时,木楼板上都会浮现转瞬即逝的云纹印记,像极了元阳城门上那幅被风雨侵蚀的《行云布雨图》。

他摸了摸腰间的锦囊,忽然觉得里头似乎有什么活物在轻轻震动,凑近细听,竟像是远处江面传来的细碎潮声。

当阿彩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角时,小顺忽然指着自己方才留下的掌印惊呼——那半透明的印记不知何时变成了淡蓝色,纹路间竟隐约映出码头的轮廓,还有无数细小的水点正朝着某个方向汇聚。

掌柜的默默掏出算盘,在算珠上掐了个“水”字诀,忽然低笑:“咱们小仙姑啊,怕是连龙王的酒账都算到了。”

烛火又明了几分,照见大堂梁柱上不知何时多了几串用艾草编的小铃铛,正随着穿堂风轻轻摇晃。

商人盯着自己靴面上未干的汤渍,忽然想起阿彩说的“离船舷三尺”,忙不迭招来小厮,吩咐明日卸货时务必将装着蜀锦的货箱挪到船舱中央。

而此时的二楼雅间,阿彩正借着月光查看从商人袖中“顺”来的图纸,指尖在“三号码头”处点了点,唇角勾起抹狡黠的笑——老龙王的酒窖该补货了,正好用这商人的蜀锦换几坛百年陈酿,省得观里的老道们总惦记她藏在银杏树下的私酒。

楼下传来小顺跑动的脚步声,混着阿大叮嘱他“别摔了酒坛”的喊声。

阿彩望向窗外,城墙上的灯笼在夜色里连成一串明珠,忽然想起白日里看见的蒲公英——原来这人间的劫数,就像风中的絮语,看似零散,却早在有心人指尖织成了网。

她摸了摸腰间的听风铃,铃中隐约传来江风的私语,带着几分即将降雨的湿润,倒像是老龙王在远处嘟囔:“小妮子的桑葚酒,比去年的更甜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