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门可不是我一人说了算。”
“合伙的事自然多牵制,但如果你一人说了就能算呢?
反正没有外人,戌座不妨与我说说,六扇门具体是个什么样的所在。”
搜集信息,掌握得越多,范希文越能找到锚点,进而忽悠对方。
反正侃大山不用负责,搞烂一个是一个。
戌座点头,似乎对范希文的提议感兴趣起来。
魔人声名在外,总是能提供一些助力的。
而六扇门想要变一言堂,以戌座目前的实力,只要有外力帮助,大致可成。
“也好~
江湖中的六扇门,原本与三法司密切相关,最早建于李唐,一直是三法司手下,见不得光的密事机构。
大宋建国后,国内多妖人和前朝余孽,故重建六扇门,替三法司行刺探、卧伏、私狱等事,后又曾设栽赃、嫁祸等勾当。
实则六扇门,便是朝廷的‘皇城司’。
只不过效忠的是三法司,而不是天子。”
范希文一直以为,六扇门只是一个自发式的江湖组织,只是受了朝廷的关照,才做了如今缉捕的勾当。
没想到赏金猎人集中营,竟然是曾经的卧底机构。
“既然这样,你们的日子应该很好过才是。”
正牌卧底,金牌特务,却听说处处被官府钳制、欺压,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戌座叹了一口气,思绪再次放开。
“这事原自狄公始。
嘉佑元年,京师大水,狄青一家至大相国寺避水。
受上官指示,六扇门亲至寺中,安排其一家至佛殿居住,又散布言论,至民众非议。
狄公因此事被罢枢密使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贬知陈州事。
狄公心忧国事,到了地方虽不善治理,但对地方不法事从来不宽宥,陈州两旬,下马官员一十三人。
鉴于此,六扇门再安排人,于他夜读的油灯中加水银,至元佑二年二月,狄公发病而死。”
范希文听出一身冷汗。
一代良将,未能马革裹尸便罢了,还落得个中毒身亡的下场。
记得赵构说过,狄青是嘴巴生了毒疮死的。
北宋的官方也太不严谨了!
“真他么不干人事!”
范希文感同身受,骂出声来。
同时也更加提醒自己,遇事必须“三思而后行”。
看狄青老哥,处处不小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迫害,估计到死也没能明白。
他又想起李师师那件事来,自己只是邀请了李师师去家里做客,竟然被赵佶怀疑。
做事也要像下棋一样,步步为营,生而为人,若要做到“不立危墙之下”,实在太难。
“确实不干人事,早年狄公府上有狗生角的传言,也是六扇门做的。
但官家并未重视而已。
自狄公故去,文官们对武人顾忌更多,或再出于对六扇门的不喜,决意解散六扇门。
时任六扇门总领的先代辰座据理力争,最后舍了朝廷的饷银,六扇门成了一个江湖组织,以逃犯赏金为生。”
范希文终于明白,怪不得六扇门的处境,总让人觉得怪怪的,原来症结在此。
他忽然想起前世的一个故事:蝙蝠,被兽类和鸟类排斥。
如六扇门这般,自我也没有个好的角色定位。
与朝廷合作,也是出于自保求食。
与江湖亲近,实则也是被逼无奈。
但细看之下,却是两不相干。
“戌座,你想六扇门如何存在于世间呢?”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