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希文涵养好,更知晓不能得罪太子,尤其不能得罪他身边的小鬼。
“大人教训得极是,希文受教。”
赵楷皱眉,他不喜欢“希文”二字如此做小。
“范公子以后当多以字自称,希文二字属实珍贵。”
先贤之圣明,被范希文玷污了一次,还要被反复踩踏,合格的读书人不能忍。
菜吃得很没滋味,与喝不喝酒无关。
而是人不对。
赵楷不愧为文人之典范,一番引经据典,又叙说了不少圈子内的趣事。
“据传赵明诚与易安先生共作的《金石录》有望校勘,不知真假。”
赵楷原以为范希文也是读书人,自然应该对这些感兴趣。
不料遇到了一个不懂事的。
“什么?”
范希文满头雾水,筷子停在半空。
“无邪不知此夫妇二人?”
范希文很少关心这些,他一直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学”,想要去融入文化人的圈子,纯粹是自讨没趣。
“早先得了病,忘记了许多事。”
赵楷疑惑,什么病能让人丢失记忆的?
还是手下人调查不周。
“易安先生,李清照,其夫赵明诚,如今知莱州。”
李清照?早说嘛。
用后世话讲:李清照与她的贱外。
大抵如此。
易安居士突然改易安先生,不能怪范希文见识浅薄。
范希文再问。
“那金石录是话本?”
这次连薛泉都忍不住发笑。
他原本也读过几年书,算不得学子,但也向往文人世界。
“《金石录》专写历代铭文碑刻等学问,据传每一处都有考据,乃金石家之不惑宝典。”
“哦~说明书?”
范希文大抵只能这么理解:说得很高端,具体有什么功用么?不见得,但说明书的价值满满。
其实关系到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考古的话题,金石学与考古息息相关,深入研究并获取证据,能直接证明许多历史内容。
二是关于文人复古的追求,从行文、造句、执笔等方面,探根溯源。
一言概之:《金石录》承担了一部分华夏文明传承的使命。
“说明书?倒是个贴切的叫法。”
赵楷不断夹起肉片,在碗中蘸着,他喜欢芥末的味道,特地加了不少,吃得眼泪滚滚。
范希文看得直吸凉气,这么喜欢干脆拌饭吃岂不更好?或者别喝茶了,直接喝芥末水吧。
“殿下,我其实还有重要的事要忙,下次再聚。”
薛泉与赵楷都是有备而来,但又都不讲正事,在这杵着,简直如坐针毡。
赵楷挽留,亲自往范希文碗里夹了一筷子羊肉。
“何必着急?事情总有时间处理,聚会的机会难得。
我正想也请无邪帮忙运作一番家产,这就商谈一下如何?”
果然露出了尾巴来!
薛泉也不甘落后。
“太子殿下也有此意,不过郓王身为亲王,衣食自有朝廷供给,要这么多钱财作甚?”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