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偷袭
可等到李景孝因功恢复祖上的伯爵爵位的消息,传到了金陵时,王伯腾那叫一个后悔。
随后又传来李景孝升侯爵,还是世袭,王伯腾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就连王子腾都后悔的很。
王仁自然也是后悔,想了想后,忙问那驿卒,可知道李景孝为何一人一马出现在这里。
那驿卒不敢得罪王仁,但更怕李景孝怪罪。
所以只说自己仅知道,那位大人中午时,从蓟州赶过来的。
没想到下午又快马回到驿站,看样子,应该是赶回蓟州。
王仁不得要领,想了想后,忙安排家仆快马回京打听消息。
还专门派人去问王夫人,说不定就能打听出有用的消息。
等王家的人快马加鞭抵达贾府,贾母和王夫人正好从李家出来,回到荣国府外。
王夫人一听是侄子王仁,派人来打听自己女婿的事。
脸上的笑容立马灿烂了三分。
即便王夫人心里向着娘家,但女人嘛,炫耀的心思是难免的。
好在王夫人还不算太蠢,只说了李景孝率军北上,其他的,就不是她一个内宅妇人能知道的了。
随后重点提了句,李景孝被皇帝封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那王家的仆役听完,果然露出惊骇的表情。
这可是正一品官武官,基本上等于武官品级的极限。
而且李家的侯爷,好像也才16,这也太夸张了。
就连王家这仆役都觉得,贾家还真是走了大运,居然靠运气得了个这么厉害的女婿。
等王仁知道这事,李景孝早就回到了蓟州。
大军准备了三天,粮草马匹全都准备好了后。
因为运力的原因,大军能携带的物资有限,居然还多出不少粮草。
可见朝廷这次是真的全力支持这次北上。
李景孝干脆钱,找关系私人买下足够三千人吃五天的粮食。
还三千匹马五天的麦麸、大豆、黑豆和盐巴,一起收进了随身物品栏。
这才带着三千骑兵出了长城。
但这次随行的马匹,足足9千匹。
轻骑兵一人三马,重骑兵一人五马,加上后勤的驽马,足足1.2万匹。
不仅把蓟镇的马匹全收集起来,京城那边还运了4千匹过来。
在大军出关之前,李景孝两天前,就已经派遣了左镇抚司5个小旗,先一步出关探路。
李景孝对赵军明、鲁二福这些人满意和放心,自然就偏爱起边军夜不收出身的精锐士卒。
所以左镇抚司扩招,多是在九边军镇里挑选。
其中就有辽东,蓟镇的夜不收,这些人出关之前,还给李景孝详细讲解了蓟镇关外的鞑靼部落分布。
出关两三百里范围内,倒是不用太过担心水源的问题。
不过,蓟州以北的草场不多。
大片、大片的山林,反倒不适合放牧。
但小部落其实也不少,而且不少和大周的关系其实还不错。
只是一旦鞑靼人大军从蓟镇方向南下,这些人或是被逼、或是自愿,还是会跟着鞑靼大军南下劫掠。
说白了,这些小部落没阵营观念,谁厉害跟谁。
李景孝的目标,也不是这些部落。
毕竟蓟镇长城,十几二十年没遇到鞑靼人南下,不少城关看着,都显得荒废很久了,驻守的兵卒也不多。
但这也足以震慑蓟镇以北的游牧部落,没什么心思南下劫掠。
甚至不少部落还学着大周开荒、耕地种粮。
加上老百姓私下里的交易和往来,能买到,或者换到生活所需,即便是游牧部落,也不会轻易开启劫掠。
毕竟,大周人也不是好惹的。
老百姓怕官府,那是知道自己打不过。
可民间抢水都能打的头破血流,小部落真敢劫掠。
最后的结局,要么被赶走,要么被人给灭了。
而且北有兴州卫,南有蓟镇,生活在这一片的小部落,自然得老实点。
鞑靼人不愿意走这条线南下,也是因为这一带山林起伏,很难走。
而且除了鞑靼人外,还有不少汉人也生活在这一片。
鞑靼人行军很难瞒住大周的探子。
还得先把兴州卫拿下,否则粮道肯定会被断。
既然蓟镇以北的小部落老实,李景孝自然不会去动这些部落,甚至还让随军的左镇抚司的校尉们跑去招兵。
只要舍得钱,这些部落里总会有人愿意赌一把。
大军出关五天,就招募到800骑兵。
一部分是鞑靼人,一部分是在关外求活的汉人边民。
等越过了兴州卫,才算真正进入了草原,然后出去探路的夜不收,回消息说大军70里外,就有个几千人的鞑靼部落。
而且看部落里的人员情况,肯定有不少男丁被鞑靼人征召,去了大同和宣府。
李景孝顿时兴奋起来。
不过他也没急着进攻,而是命大军找个合适的地方歇马和用饭。
然后把军官全召集到自己身边,开口就是,一个人头5两银子。
等拿下那个部落,6成缴获归士兵。
手里有人头的优先拿银子,剩下的才是平分。
李景孝这个主帅也只能1成。
剩下的3成,归总旗、百户或者虞侯们的。
要是谁因为哄抢钱财,延误军机,不仅斩首,还罪三代。
这一条,顿时把所有军官给镇住和吓到了。
不过大家也知道,李景孝只拿1成,为的就是激励士气。
而对普通士兵来说,6成归他们分,简直闻所未闻。
而且一个人头5两,还优先分配。
自然是士气爆棚,人人向前。
明末时,说女真人满万不可敌。
但只要明军足饷,则无敌。
当兵打仗说白了就是为钱,只有当官的,才会想着升官。
李景孝这次没让重骑兵打头阵,而是800招募的辅兵打头,1千重骑兵第二波冲锋。
2千穿着皮甲的轻骑兵,则绕到两侧,围杀逃走的人。
统领着800招募的辅兵的牛展鹏和陈鸿升两人,顿时感觉到了压力。
两人随军北上自然是想赚功劳,但李景孝可不会让他们指挥殿前司重骑兵,和2千五军都督府抽调出来的2千轻骑兵。
所以800辅兵就归他们俩管,好在李景孝舍得钱,在招募辅兵时,尽可能要求有马。
连人带马20两安家费。
关外的马匹价格,比关内低多了。
而且牧民自己用的马,在他们自己心里虽然重要,但真要卖,价格会更便宜。
道理就和未来的水果一样,城里的价格,会是产地的好几倍。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