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也微微一笑,拱手道:“臣附议,相信以崔大人的能力,定能还崔大人一个公道。”
李旦看着两人虚伪的表情,心中了然。
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崔玄暐之死的背后,必然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
而他,必须在这场暗流涌动的朝堂中,稳住局势,等待时机。
“既然如此……”
李旦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殿中每一位大臣:“此事就如此定下。退朝。”
随着宦官尖细的嗓音响起,群臣纷纷行礼退下。
李旦站在原地,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风暴来临之前,稳固自己的根基,等待那致命一击的机会。
群臣已陆续退下,唯有殿角铜炉中的龙涎香仍在袅袅升腾,为肃穆的殿堂添了几分幽深之意。
李旦目光深沉,似在思索什么。
忽然,他抬眼望向正欲退下的来俊臣,开口道:“来大人,且留步。”
单臂的来俊臣身形一顿,缓缓转身,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虽是大理寺卿,执掌刑狱,但平日里最不想和李旦单独见面,此刻被单独留下,心中不免忐忑。
他微微躬身,试探性地问道:“殿下,可是还有要事吩咐?”
李旦神色淡然,目光却如刀锋般锐利,直直盯着来俊臣,缓缓问道:
“韦温可曾开口?”
来俊臣心头一紧,额角隐隐渗出冷汗。
韦温是韦氏一族的骨干,因涉逆被关押在大理寺狱中,已受尽酷刑,却始终不肯吐露半个字。
他咽了咽唾沫,低声道:“回殿下,韦温仍未招供。”
李旦眉头微蹙,语气依旧平静,却透着一丝冷意:“本王记得大理寺的手段,向来无人能扛得住。”
来俊臣后背发凉,连忙解释道:“殿下明鉴,臣已用尽手段,鞭笞、烙刑、夹棍,甚至……”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甚至断了他三根手指,可此人意志极坚,宁死不肯松口。”
李旦沉默片刻,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目光幽深,似在权衡什么,最终淡淡道:“韦家在长安城内必然还有同谋,朝中亦有人暗中支持,若韦温不开口,此案便无法深挖。”
来俊臣额头上的汗珠滑落,他不敢抬头,只能硬着头皮道:
“臣……臣定会再想办法。”
李旦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轻笑一声,笑意却不达眼底:
“本王希望,下次见你时,能听到些有用的消息。”
来俊臣浑身一僵,连忙俯首:“臣……遵旨!”
李旦不再多言,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来俊臣如蒙大赦,躬身行礼后,匆匆退出大殿。
殿内,李旦目光望向殿外渐暗的天色,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他知道,崔家的案子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