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一真人哑口无言,悄然一望,却见张伯玉头顶气运散溢,仿若烈日下的薄雪,迅速消融,不由大吃一惊。
“陛下登基不过数日,却有亡国之兆,莫非应在此事之上?”
“德智,其心可诛!”
沉思片刻,他沉声说道:“陛下,贫道劫数缠身,罪孽深重,恐怕身死不远。”
“先帝礼遇信重之恩,未能报答,便尽付与陛下。”
“陛下可于城南建一座高台,效仿轩辕黄帝故事,起名玄女台。”
“贫道拼尽一身道行,施展禳星之术,为大凉延绵国祚。”
“竟有这等妙法?”张伯玉喜不自禁。
衍一真人颔首:“所谓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贫道正要拜南斗,禳七星,祈求天命眷顾。”
张伯玉迫不及待:“有劳真人施为,若能功成,朕必不敢忘真人大德。”
当下,召集城中百工,及三千将士,不惜大耗钱财民力,择城南一处吉地,大造玄女台。
……
且说高楷平定甘州之后,于张掖坐镇数日,接见官吏,考核任免之事。
又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这一日,忽见唐检匆匆来报:“主上料事如神,张伯玉果然逃回酒泉,继承大凉帝位。”
“不过,瓜、沙、西、伊四州大旱,牵连甚广,灾民遍地,涌入酒泉。”
“然而,张伯玉竟听信僧人诳语,不思赈济。又听从衍一所说,靡费钱财人力,建造高台,不知作何用处。”
杨烨冷哼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道士和尚皆趁机兴风作浪,西凉覆灭不远。”
唐检点头,转而说起一事:“张伯玉派人强行驱赶百姓,入我陇右道邻近鄯、廓等州。”
夏侯敬德大怒:“不当人子!”
“百姓何辜,他不思赈济便罢,竟然强行驱赶,将麾下百姓视为草芥。”
杨烨沉声道:“主上,此为祸水东引之计,不可不慎。”
高楷眉头一皱,当机立断:“传令褚公、长孙,命他二人好生相待,开仓赈济。”
“另外,传令窦公、王公,将购来之粮,转运至湟水、达化,由褚公、长孙分派,以免不足。”
“是!”唐检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杨烨赞道:“所幸主上未雨绸缪,提早购来粮食,否则,无力赈济灾民,必然引发大乱。”
夏侯敬德附和道:“主上仁德!”
高楷叹道:“但愿多救一些人,少死一些人。”
安兴仁蓦然开口:“主上,张伯玉倒行逆施,我等正可兴兵,将其剿灭。”
高楷颔首:“我早有此意。”
当即下令,以夏侯敬德、李安远为将,杨烨、安兴仁、唐检随行,宇文凯督运粮草,统率三万大军,直趋酒泉。
……
且说张伯玉屡下严令,连日督促,终于在数日之间,建成玄女台。
只见其高达五丈,耸入云霄,巍峨壮观。
登上台顶,放眼望去,可将整座城池收入眼底。
府中文武一见,皆瞠目结舌。
张伯玉拱手笑道:“玄女台已然建成,还请真人施展妙法。”
衍一真人微微颔首,缓步登上高台。
选书网